1、高考任务型驱动作文
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(JohnDewey)提出的“learningbydoing”的教育模式,提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1979年,印度教育学家Prabhu将任务设计应用于语言教学实践,他在1983年正式提出“任务驱动教学”的概念,并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将任务设计列为主要的教学活动。
另一位比较有影响的人物是意大利教育家JaneWillis,她在1996年的专著《AFrameworkforTask-BasedLearning》一书中,将任务驱动式教学分为任务介绍、任务执行、任务解决和再练习等三个阶段。
2、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方法
1、通过使用专业的自动化盖壳设备,可以快速盖上驱动壳。
2、原因是自动化盖壳设备能够高效地完成盖壳任务,并且具备快速换模的功能,适用于生产数量较大的情况。
3、此外,使用自动化盖壳设备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人力成本和出错率,是企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。
3、材料作文与任务驱动作文的区别
全国Ⅱ卷的作文题内容上选取了社会的热点材料,反映了抗疫之中的热点问题,延续了近几年高考命题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事大问题的方向,给人以“情理之中”的印象。而在任务布置上,要求考生精准写作,完成预期任务,较之以往提升了任务的精确度,又给人以“意料之外”之感。
三则材料分别从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的“视人如己”,英国诗人约翰·多恩的“孤岛不孤”,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寄语,中国对世界的祝福三个角度来叙述。材料一体现了墨子的“兼爱”思想和约翰·多恩的“休戚与共,命运共同”的主张;材料二和材料三体现了“助人即助己”“国与国互助共赢”的思想。
写作要求中,“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”设置了明确的情景;“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”确定了身份;以“携手同一世界,青年共创未来”为主题明确了主题方向;“完成一篇演讲稿”,确定了应用文文体。需要重视的是,情境的设置体现了演讲稿面对的观众是全世界青年,所以在演讲的过程中应予以关照。而“携手同一世界,青年共创未来”的主题提供了两个关键因素,即“携手”“同一世界”,“携手”是方式,“同一个世界”是目标,这应该是写作的方向。
综合来看,作文任务驱动作文,文章的观点与内容要得体,行文中要注意措辞、语气的把握与拿捏。演讲稿要明之以真理,动之以深情,倡之以实行,做到知行合一。避免大而无当,空泛行文,要尽量写出真情实感,实实在在地写作。
标题参考
让我们心手相牵
让我们一起铺路搭桥
守望相助,青年有责
站长微信:bybl222(长安复制)公众号:vzyun222